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大湾CQ9电子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4-07 14:15:49 人气: 作者:小编

  CQ9电子2023年4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第一批)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办,出席发布人有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社保局党委书记夏青、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文献、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云喜、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牟治平、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委员、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发布会。

  邓鸿介绍,为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省大湾区办组织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典型案例遴选工作,评选出第一批20个优秀案例。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邀请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有关情况。

  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的条件下建设,这在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规则机制的联通对接是重点也是难点。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部署,以实施“湾区通”工程为抓手,积极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明显成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跨境更加高效,衔接港澳、接轨国际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加优化,港澳居民来粤就业创业生活更加便利,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

  朱伟介绍,为了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组织开展第一批典型案例遴选工作。这些案例涵盖要素跨境流动、民生融合和营商环境等方面,反映了近年来粤港澳三地在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方面取得的成效,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示范性。这些案例包括粤港澳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港澳律师在大湾区便利执业、财政科研资金跨境拨付使用、推动粤港澳社保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车辆备案模式、粤港澳共推“湾区标准”、广州搭建穗港澳商事登记“跨境通”平台、深圳在香港发行全国首只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等。

  朱伟称,这些案例集中反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落地以来,广东省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取得的显著成效,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广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省社保局党委书记夏青表示,“湾区社保通”是建立和完善大湾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湾区人力资源便捷流动的关键所在。截至2023年2月底,港澳居民在粤参加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共计30.62万人次,其中享受社保待遇的有3.55万人。

  夏青介绍了“湾区社保通”的三方面工作。首先,完善了港澳居民在粤参保政策,确保在粤参保的港澳居民享受与广东居民同等待遇。其次,建成了覆盖粤港澳三地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在珠三角地区设立189个“湾区专窗”和在港澳地区开设84个跨境服务网点。还在粤省事、广东人社,建设“湾区社保通”网上服务平台,不仅可以办理53项广东社保高频事项,还提供香港“综援计划”“广东计划”,以及澳门“在生证明”“津贴申请”等港澳常用的社会保障服务。第三,CQ9电子打造了横琴、前海、南沙社保服务合作示范区,深入探索粤澳社保服务“融合办”,积极营造趋同澳门的居住生活环境。

  夏青强调,建设“湾区社保通”是广东推进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重点领域之一,为粤港澳三地居民提供无差别社保服务,促进大湾区民心相通、民生相融。下一步,广东省将进一步拓展“湾区社保通”的服务范围,打造更加协同港澳、深度融合、服务湾区的社保服务体系,CQ9电子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民生服务。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张文献表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标准”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助力。因此,“湾区标准”应运而生。该标准是指由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方共商确认的,在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CQ9电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的集合。

  张文献介绍,“湾区标准”分为两种生成方式:一种是制定形成,在大湾区没有统一或互认标准的情况下,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制定;第二种是采信形成,对已有且适宜在大湾区实施的标准,经确认后纳入“湾区标准”清单。该标准是非强制性的。

  张文献强调:打造全领域的“湾区标准”是推进“湾区通”工程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湾区标准”将从三个方面对大湾区融合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一是大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二是有效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三是积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通过在食品安全、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采用对标国际一流水平的“湾区标准”,提升大湾区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同时,“湾区标准”也有助于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郭云喜表示,截至2023年2月末,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已有31家银行参与“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为4.36万名个人投资者提供相关服务,涉及跨境资金汇划1.86万笔,金额26.66亿元。其中,“南向通”资金汇划20.97亿元,“北向通”资金汇划5.69亿元。

  郭云喜表示,自2021年“跨境理财通”试点上线以来,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市场反应热烈。2022年,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银行平稳上线,投资者数量和资金划转稳步提升,成为畅通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一大亮点。2023年,随着港澳与内地恢复正常通关,“跨境理财通”业务迎来新机遇,部分试点银行“南向通”业务在2月份增长超四成。

  据称,目前参与“南向通”的内地投资者达1.21万人,参与“北向通”的港澳投资者3.15万人。港澳投资者人数较2021年末增长1.3倍,增长速度是内地投资者的2.2倍。目前参与试点的31家内地试点银行,涵盖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机构。其中,8家试点银行已同时与香港、澳门银行机构建立业务合作关系,为投资者提供理财资金闭环汇划渠道;20家试点银行同时开通“南向通”和“北向通”业务,使粤港澳三地投资者都能享受投资理财服务。

  郭云喜介绍,“北向通”可投资产品范围涵盖中低风险等级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公募理财产品和公募证券投资基金。“南向通”可投资产品范围涵盖中低风险等级的债券、基金、存款等产品。截至2023年2月末,参与“跨境理财通”的个人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6.73亿元。其中,“北向通”项下,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2.39亿元;“南向通”项下,内地个人投资者持有港澳投资产品市值余额为4.34亿元。无论是“北向通”还是“南向通”,三地投资者的投资品种均已覆盖所有可投资的产品范围。

  广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牟治平表示,通过“跨境通”平台,港澳等地外资企业在黄埔的商事登记全流程办理时间从平均一个半月压缩到9天以内。未来广州市将总结推广各区规则衔接改革创新经验,加大全市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力度,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牟治平称,广州市黄埔区政府与国有投资招商公司、商业银行合作,推出“政银企”三方合作模式,率先搭建起立体化、多层次的商事登记全链条“跨境通”平台。这项改革的目的是解决港澳等外资企业落户来回跑动时间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改革的三项亮点包括服务流程优化、服务事项全面和服务范围广泛。

  据悉,2022年黄埔区共为超100家香港、澳门等地外资企业提供“跨境通”服务。该区实有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金)3212.03亿元,同比增长45%。除了黄埔区,南沙区率先探索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率先将内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服务延伸至境外地区,实现港澳居民可网上申请并离岸自助打印领取营业执照。

  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委员、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表示,通过建立与港澳产业协同联动、市场互联互通、创新驱动支撑的发展新模式,前海已成为内地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的区域之一。 接下来将和横琴、南沙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平台一起,扎实推动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任务落地落实,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王锦侠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前海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765项,其中全国复制推广75项,全国各地自发复制推广465项以上,成为新时代重要的制度创新策源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在提升投资便利化方面,前海与香港在知识产权保护、风投创投等领域加强合作,现有港资企业近万家,注册资本超过1.02万亿元。

  其次,在推进贸易一体化联通方面,前海综合保税区利用“跨境快速通关”“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等通关便利措施,打造“海运国际中转分拨集拼中心”等新物流模式,2022年前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额2352亿元,在2021年单位面积产值全国第一基础上增长48.8%。

  第三,在加快金融业开放创新方面,前海实现了跨境贷、跨境债、跨境投资、跨境资金池、跨境资产转让和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等“七个跨境”金融创新,前海自由贸易账户跨境收支突破4000亿元。全国首家港资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合资证券公司在前海开业。

  第四,在推动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方面,前海以司法终审和一裁终局的“双终局”架构为两支柱,依托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和深圳国际仲裁院,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在广东省率先开展中外律师事务所联营试点。前海法院先后选任32名港籍陪审员、16名港澳台和外籍调解员参与涉港澳案件审理和调解工作,适用香港法审理案件118件,在全国基层法院位居第一。CQ9电子

  最后,加强专业服务资质互认。实现香港税务、CQ9电子建筑、规划、文旅等18类人才通过执业登记或执业备案后即可在前海执业。已有522名港澳专业人士完成跨境执业登记或备案,其中涉税领域69人,工程建设领域418人,文化旅游领域26人,医疗服务领域9人。在前海港资企业工作的香港居民超过7500人。